鮮為人知的官僚正在撼動美國大學 / The Little-Known Bureaucrats Tearing Through American Universities (華爾街日報)

鮮為人知的官僚正在撼動美國大學 / The Little-Known Bureaucrats Tearing Through American Universities (華爾街日報)


日期: 2025-04-15

來源: https://www.wsj.com/us-news/education/anti-semitism-task-force-who-247c234e?mod=hp_lead_pos7


引言 (Introduction)

  • 背景概述:2025年初,川普政府成立了一個反猶太主義特別工作組,針對美國頂尖大學在處理校園反猶太主義問題上的表現進行審查,並威脅撤銷數十億美元的聯邦資金。
  • 核心事件:這個特別工作組已對哈佛、哥倫比亞等頂尖大學施加前所未有的壓力,導致哥倫比亞大學校長下台,並要求大學進行廣泛的結構性改革。
  • 重要性與目的:此事件標誌著聯邦政府與高等教育機構之間權力關係的重大轉變,本摘要旨在深入剖析工作組的組成、運作方式、法律依據以及對美國高等教育的長遠影響。
  • 關鍵摘要:川普政府通過威脅撤銷聯邦資金這一前所未有的手段,正在迫使大學不僅解決反猶太主義問題,還要進行更廣泛的意識形態和結構性改革,這可能徹底改變美國高等教育的運作方式。

主要內容分析 (Main Content Analysis)

  • 特別工作組的組成與權力來源
  • 關鍵事實與論點:
  • 特別工作組名為「打擊反猶太主義特別工作組」(Task Force to Combat Anti-Semitism),成立於2025年2月
  • 工作組由多個聯邦機構代表組成,包括司法部、教育部、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和聯邦總務管理局(GSA)
  • 核心成員包括:
  • Leo Terrell:司法部政治任命官員,前福克斯新聞評論員,工作組負責人
  • Sean Keveney:HHS代理總法律顧問,前司法部律師,曾參與哈佛平權行動案
  • Tom Wheeler:教育部代理總法律顧問,曾在2017年處理猶太社區中心收到炸彈威脅事件
  • Josh Gruenbaum:GSA聯邦採購服務專員,大屠殺倖存者的孫子
  • 工作組每兩週在HHS、教育部或司法部大樓舉行一次面對面會議
  • 深入分析:
  • 這個工作組代表了川普政府對高等教育機構施加影響力的新策略,與傳統的教育部民權辦公室調查程序完全不同
  • 工作組成員組合顯示了一種跨部門協作模式,使其能夠從多個角度對大學施加壓力
  •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GSA的參與,這為工作組提供了通過聯邦合約槓桿施加影響的額外權力
  • 工作組成員背景顯示了意識形態與專業知識的結合:有政治任命的保守派人士,也有長期從事政府法律工作的專業人員
  • 工作組似乎享有相當大的自主權,有時甚至獨立於內閣級別的川普政府官員做出決定,教育部長McMahon曾表示她在與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會面當天才得知4億美元資金取消的消息
  • 工作組的戰略與法律工具
  • 關鍵事實與論點:
  • 工作組首先針對哥倫比亞大學,取消了4億美元的聯邦資金,當大學迅速屈服後,工作組採取了更為激進的路線
  • 針對哈佛大學,工作組已凍結了22.6億美元的多年撥款和合約,並將近90億美元的資金置於審查之下
  • 工作組引用了包括《民權法案》第六章和第七章在內的民權法律,這些法律涵蓋反猶太主義
  • 工作組的做法是先凍結資金,然後才開始對話,這與傳統的民權調查程序完全不同
  • 工作組已經點名了10所大學作為其初步關注重點,包括哥倫比亞、哈佛、西北大學、UCLA、明尼蘇達大學和紐約大學
  • 工作組還計劃訪問洛杉磯、波士頓、紐約和芝加哥的市政官員
  • 深入分析:
  • 工作組採用的「先斬後奏」策略代表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執法方式,教育律師Scott Schneider稱之為「核武器級別的執法工具」
  • 工作組對法律的解釋非常寬泛,有時聲稱資金不再用於符合白宮「優先事項」的項目,這為基於意識形態原因取消數十億美元聯邦資金打開了大門
  • 這種策略反映了保守派活動家Christopher Rufo所倡導的方法,即通過對一所學校進行「公開懲罰」來迫使其他學校就範
  • 工作組的做法引發了關於行政權力界限的質疑,哈佛大學在回應中稱這些要求是「非法的」,並表示「哈佛或任何其他私立大學都不能允許自己被聯邦政府接管」
  • 美國校董和校友理事會主席Michael Poliakoff警告說,雖然他同意工作組的方向,但這種權力槓桿可能會被未來的政府用於不同目的
  • 工作組要求的改革範圍與意識形態影響
  • 關鍵事實與論點:
  • 工作組的要求遠超保護猶太學生免受反猶太主義的範圍,延伸到要求大學進行廣泛的結構性改革
  • 對哈佛大學的要求包括改革校園文化,對治理、學生招生和教師聘用進行結構性變革
  • 這些變革旨在提高觀點多樣性,結束「意識形態俘獲」
  • 工作組成員普遍認為許多大學對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的回應極為糟糕
  • 成員們還一致認為DEI(多元、平等和包容)和招生平權行動違反了聯邦民權法
  • 川普在競選期間曾表示:「我們將切斷資金來源,阻止學校援助對我們美國傳統和西方文明本身的馬克思主義攻擊」
  • 深入分析:
  • 工作組的行動反映了川普政府對精英大學的廣泛不滿,超越了以色列-哈馬斯衝突引發的校園抗議
  • 工作組將反猶太主義、反西方意識形態和進步正統思想之間建立了邏輯橋樑,認為關於「殖民者殖民主義」的學術理論將以色列描繪為白人至上主義國家,這助長了校園反猶太主義
  • 現任副總統JD Vance在2021年的演講中曾呼籲「誠實而積極地攻擊這個國家的大學」,表明這種態度在川普政府中根深蒂固
  • 這種做法得到了部分公眾支持,《華爾街日報》的一項調查顯示,48%的登記選民支持因未能保護猶太學生免受反猶太主義而扣留大學資金
  • 然而,這種做法也引發了學術自由和政府干預界限的辯論,尤其是當政府要求進行超出反歧視範疇的結構性改革時
  • 大學的反應與潛在後果
  • 關鍵事實與論點:
  •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Katrina Armstrong在政府壓力下辭職,之後還被工作組的律師質詢了三小時
  • 哥倫比亞大學迅速屈服於工作組的要求,現在工作組正推動將該校置於一種稱為「同意令」的聯邦監督之下
  • 哈佛大學則採取了更為強硬的立場,在4月15日的一封信中表示將抵抗川普政府的要求
  • 哈佛已在債券市場籌集資金,以便在無法與工作組和解的情況下釋放現金流
  • 大學領導人用「可怕」和「令人不安」等詞來描述與工作組打交道的經歷
  • 學者們表示,工作組的強硬談判方式與他們歷史上與教育部官員討論校園問題時的更具協作性風格形成鮮明對比
  • 深入分析:
  • 聯邦資金對主要研究型大學的運營預算至關重要,學校依靠聯邦合約和撥款來支付實驗室和研究生助理的費用,佩爾助學金和聯邦貸款幫助許多本科生支付學費
  • 即使是擁有大量捐贈基金的學校(如哈佛的捐贈基金超過500億美元)也無法在政府切斷資金的情況下長期維持正常運營
  • 大學面臨艱難的選擇:要么屈服於可能超出政府傳統權限的要求,要么冒失去重要資金來源的風險
  • 目前尚無大學對工作組的行動提起訴訟,這表明它們可能擔心在法庭上敗訴或面臨更嚴重的報復
  • 這一事件可能在美國高等教育中產生寒蟬效應,使大學更不願意容忍某些形式的校園言論和活動,即使這些活動受到學術自由和言論自由的保護

多元觀點 / 潛在爭議 (Multiple Perspectives / Potential Controversies)

  • 文章中呈現了對工作組行動的不同看法:
  • 支持者認為這是打擊校園反猶太主義和改革高等教育的必要且合法手段
  • 批評者則視之為對學術自由和大學自治的威脅,超出了聯邦政府的合法權限
  • 關於工作組的法律依據存在爭議:
  • 前教育部民權辦公室主任Kenneth L. Marcus稱GSA參與工作組是「絕妙之舉」,為執行聯邦民權法帶來了「巨大的新潛力」
  • 哈佛大學的律師則認為政府的要求是「非法的」,並表示私立大學不能被聯邦政府接管
  • 對工作組動機的不同解讀:
  • 白宮發言人Kush Desai表示工作組「只有一個動機,那就是解決反猶太主義問題」
  • 批評者則認為這是川普政府更廣泛地重塑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超出了反歧視的合法範圍

對投資方面的影響 (Investment Impact)

  • 影響分析:
  • 短期內,這可能對依賴聯邦研究資金的大型研究型大學產生負面影響,包括哈佛、哥倫比亞、西北大學等頂尖學府
  • 長期來看,如果這種壓力持續,可能導致大學更多地尋求私人資金來源,對教育科技、私人研究機構和企業R&D部門產生積極影響
  • 對整體市場情緒的影響可能有限,但可能導致教育相關股票出現分化,依賴政府資金的機構可能面臨壓力,而私營教育技術公司可能受益
  • 機會與風險:
  • 潛在投資機會:
  • 私人教育科技公司可能受益於大學尋求多元化資金來源
  • 提供合規和法律服務的公司可能看到需求增加,因為大學尋求確保符合政府要求
  • 私人研究機構可能獲得更多資金和人才,如果大學研究資金減少
  • 主要風險:
  • 政策的不確定性和潛在的法律挑戰可能導致市場波動
  • 如果聯邦資金大幅減少,可能對整個高等教育生態系統產生連鎖反應,包括研究產出減少和學費上漲
  • 政治風險增加,因為高等教育成為政治鬥爭的焦點
  • 應對策略思考:
  • 投資者可以關注大學捐贈基金的管理策略變化,這可能影響其投資組合和市場流動性
  • 評估大學債券的風險狀況,因為政府資金減少可能影響其信用評級
  • 關注教育科技領域的創新,特別是那些提供替代性研究資金或幫助大學降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 考慮分散投資於不同類型的教育機構,包括較少依賴聯邦資金的私立學院和職業培訓機構
  • 請注意:此處僅為基於新聞內容的邏輯推演與分析,不構成任何具體的投資建議。

結論 (Conclusion)

  • 核心訊息回顧:川普政府的反猶太主義特別工作組正在對美國頂尖大學施加前所未有的壓力,不僅要求解決反猶太主義問題,還要求進行廣泛的結構性和意識形態改革。這代表了聯邦政府與高等教育機構之間權力平衡的重大轉變。
  • 綜合評估:這一事件可能標誌著美國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的轉折點,政府正在使用財政槓桿來影響大學的政策和文化,超越了傳統的民權執法範圍。這種做法的長期影響可能深遠,改變大學的運作方式和自主權範圍。
  • 未來展望 / 後續關注點:
  • 哈佛和其他大學是否會對工作組的行動提起法律訴訟,以及法院如何裁決這些案件
  • 大學如何調整其資金來源和財務策略以應對潛在的聯邦資金減少
  • 工作組的行動是否會擴展到更多大學,以及這些大學如何回應
  • 2024年總統選舉結果如何影響這一政策的持續性和發展方向
  • 這種做法是否會成為未來政府影響高等教育的標準模式,無論是哪個政黨執政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 AI 輔助整理與摘要,僅供參考,請查閱原始來源獲取完整資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美國與英國達成協議,標誌10%關稅成為全球新基準 / With U.K. Deal, U.S. Signals That 10% Tariff on World Is New Baseline (華爾街日報)

2025年4月美國對華關稅行動分析:對等關稅、豁免與科技產品影響評估

AI正在推動全天候經濟發展,企業需要加快步伐 / AI Is Enabling an Always-On Economy. Companies Need to Pick Up the Pace. (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