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on's技術圓桌會議:四位專家談AI的下一階段發展與22支推薦股票 / Barron's Tech Roundtable: Our 4 Experts on the Next Phase of AI—and 22 Favorite Stocks (Barron's)

Barron's技術圓桌會議:四位專家談AI的下一階段發展與22支推薦股票 / Barron's Tech Roundtable: Our 4 Experts on the Next Phase of AI—and 22 Favorite Stocks (Barron's)


日期: 2024-03-28

來源: https://www.barrons.com/articles/ai-technology-stocks-roundtable-90300149?mod=stockpicks_roundtable_picks


引言 (Introduction)

  • 背景概述:本文記錄了Barron's在2024年3月中旬召開的技術圓桌會議,邀請四位專注於科技領域的資深股票分析師討論AI技術發展的下一階段及投資機會。與會專家包括:J.P. Morgan資產管理公司的Felise Agranoff、Atreides Management的首席投資官Gavin Baker、BlackRock基本面股票部門的Tony Kim以及Janus Henderson的Denny Fish。
  • 核心事件:四位專家深入探討了AI技術發展的現狀、未來趨勢以及22支他們看好的股票,特別關注AI投資從早期炒作進入到需要證明投資回報的新階段。
  • 重要性與目的:在科技股近期經歷調整之際,本文旨在深入剖析AI技術發展的下一階段、資本支出趨勢、潛在投資回報以及最有前景的投資機會,為投資者提供專業視角。
  • 關鍵摘要:專家們普遍認為AI技術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當前的市場調整提供了投資機會;同時強調AI的下一階段將從基礎設施建設轉向實際應用和投資回報,這將導致市場領導者出現分化。

主要內容分析 (Main Content Analysis)

  • AI技術發展階段與市場調整評估
  • 關鍵事實與論點:
  • 自2023年8月Barron's上一次技術圓桌會議以來,AI技術已從蜜月期進入新階段,投資者開始尋求實際回報
  • 近期科技股出現回調,Nvidia市值已達3萬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倍
  • 專家Fish認為當前的回調是自然現象,部分股票估值已變得更具吸引力
  • Agranoff表示對AI資本支出達到頂峰的擔憂,認為市場需要消化過去一年的大規模增長
  • Baker則持相反觀點,指出DeepSeek等新AI模型的發布使GPU租賃難度增加、價格上漲,顯示需求仍在增長
  • 深入分析:
  • 市場正經歷從AI炒作到尋求實際回報的轉變期,這是技術發展週期中的自然過程
  • 專家對AI資本支出趨勢存在分歧,反映市場正處於拐點:一方認為需要消化前期投資,另一方認為新型推理模型(如DeepSeek R1和Grok 3)對計算需求大幅增加
  • Nvidia即將推出的Blackwell GPU被視為關鍵轉折點,大型科技公司面臨"囚徒困境":即使希望放緩支出,也不敢冒落後於競爭對手的風險
  • 市場估值已從不合理水平有所回調,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入場點
  • AI技術實際應用與投資回報前景
  • 關鍵事實與論點:
  • 專家們認為AI技術的真正價值將體現在實際應用和生產力提升上
  • Agranoff強調AI代理(agents)的應用是重要機會,但準確性是關鍵,如Intuit已實現超過90%的代理準確率
  • Kim指出,全球GDP中55%為勞動力成本,5%為技術支出,若AI僅減少5%勞動力成本,就能使技術支出翻倍
  • 專家們認為AI將首先在軟體工程和支持人員等領域提升生產力,然後才會擴展到更廣泛的經濟領域
  • Fish預計大型科技公司將因AI應用而獲得超出預期的營運槓桿效應
  • 深入分析:
  • AI代理的準確性是大規模採用的關鍵門檻,目前在垂直領域和特定用例中已開始看到高準確率的應用
  • AI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將是漸進的,但潛在影響巨大,可能重塑全球經濟結構
  • 專家們預計AI的實際回報將首先出現在技術密集型企業內部,然後才會擴散到更廣泛的經濟領域
  • 市場關注的重點正從基礎設施建設轉向應用層面和實際投資回報,這將導致投資機會的分化
  • AI投資格局的演變與領導者分化
  • 關鍵事實與論點:
  • Fish指出,當一個重大技術主題出現初期,上漲趨勢會推動所有相關股票,但隨著時間推移,贏家將開始與其他公司分離
  • Kim認為,在早期階段,相關股票的相關性很高,但隨著時間推移,"達爾文式"的優勝劣汰將開始顯現
  • Agranoff表示,市場領導權一直很狹窄,相關贏家之間的相關性很高,但這種情況可能即將改變
  • Baker指出,在網際網路發展初期相當階段,當時全球互聯網市值的僅1%是在Netscape Navigator推出後2-2.5年內成立的公司
  • 與過去技術週期不同,AI需要大量資本支出和數據,當前的大型科技公司擁有這些原材料
  • 深入分析:
  • AI投資格局正處於從"普漲"到"分化"的轉變期,這符合技術發展的歷史模式
  • 當前大型科技公司在AI競爭中具有獨特優勢:擁有計算能力、數據和分發渠道,這與過去技術革命不同
  • 資本密集度是AI與過去技術革命的關鍵區別,這可能會提高進入壁壘,有利於已建立的大型企業
  • 專家們一致認為,雖然現有巨頭具有優勢,但AI領域仍處於早期階段,未來可能出現全新的領導者
  • 專家推薦的AI相關投資機會
  • 關鍵事實與論點:
  • 四位專家共推薦了22支股票,涵蓋多個領域:基礎設施、網絡安全、應用層、半導體設備等
  • Agranoff推薦:Snowflake、Palo Alto Networks、Intuit、HubSpot、Atlassian、Booking Holdings、Intuitive Surgical、Netflix、Quanta Services
  • Fish推薦:Intuit、Cadence Design Systems、Synopsys、KLA、MercadoLibre
  • Kim推薦:Snowflake、Atlassian、Elastic、CyberArk Software、Reddit、Harmonic Drive Systems、eMemory Technology、Alibaba/SoftBank
  • Baker推薦:Astera Labs、Roblox、Nintendo
  • 深入分析:
  • 專家推薦的股票反映了AI價值鏈的多個層面,從基礎設施到應用層再到受益於AI基礎設施需求的非科技公司
  • 多位專家重複推薦的公司(如Snowflake、Intuit、Atlassian)可能代表更強的投資共識
  • 推薦股票不僅限於美國公司,還包括來自日本、台灣、中國等地的國際企業,反映AI是全球性機會
  • 專家們傾向於選擇那些即使沒有AI也具有堅實業務基礎的公司,AI只是增強而非決定性因素
  • 推薦股票中既包括大型科技公司,也包括專注於特定領域的中小型公司,反映AI機會的廣泛性

多元觀點 / 潛在爭議 (Multiple Perspectives / Potential Controversies)

  • 專家對AI資本支出趨勢存在明顯分歧:Agranoff認為AI資本支出可能達到頂峰,需要消化前期投資;而Baker則持相反觀點,認為新型AI模型對計算需求大增,將推動資本支出繼續增長。
  • 對Nvidia的評估也存在不同視角:雖然沒有專家將其列為首選推薦,但Baker指出其22倍市盈率並不昂貴,Kim則指出許多其他公司(如Broadcom、AMD甚至Starbucks和Costco)的估值倍數更高。
  • 對"Magnificent Seven"(七大科技巨頭)的排名也存在分歧:Meta和Microsoft被多位專家看好,而Apple和Tesla則被視為相對弱勢,反映出專家對不同公司創新能力和AI戰略的不同評估。

對投資方面的影響 (Investment Impact)

  • 影響分析:
  • 短期內,AI基礎設施相關公司(如Nvidia、Astera Labs)可能受益於Blackwell GPU升級週期,特別是2024年下半年
  • 中長期來看,能夠將AI有效應用於提高生產力和創造價值的軟體和服務公司(如Snowflake、Intuit、HubSpot)可能成為更持久的贏家
  • 非科技領域中,電網基礎設施公司(如Quanta Services)可能受益於數據中心用電需求增加
  • 整體市場情緒可能從AI炒作轉向尋求實際回報,導致投資者更加關注公司實際應用AI的能力和投資回報
  • 機會與風險:
  • 機會:當前科技股回調提供了以更合理價格買入長期AI贏家的機會;專家推薦的22支股票涵蓋了AI價值鏈的多個環節
  • 風險:AI資本支出可能面臨短期放緩;AI代理準確性不足可能延緩大規模採用;2026年後的AI投資回報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 應對策略思考:
  • 投資者可考慮分散投資於AI價值鏈的不同環節,包括基礎設施、應用層和受益於AI基礎設施需求的非科技公司
  • 關注那些即使沒有AI也具有堅實業務基礎的公司,將AI視為增強因素而非決定性因素
  • 密切關注AI代理的準確性提升和實際應用案例,這將是判斷AI投資回報的關鍵指標
  • 請注意:此處分析僅基於文章內容的邏輯推演,不構成任何具體的投資建議

結論 (Conclusion)

  • 核心訊息回顧:AI技術發展正從炒作階段進入到需要證明投資回報的新階段,這將導致市場領導者出現分化;同時,當前的市場調整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入場點。
  • 綜合評估:此次圓桌會議反映了AI投資格局的重要轉折點:從關注基礎設施建設轉向實際應用和投資回報,這可能導致投資機會從普漲轉向分化,有利於真正能夠利用AI提高生產力和創造價值的公司。
  • 未來展望 / 後續關注點:值得關注的關鍵指標包括:Nvidia Blackwell GPU的銷售情況、AI代理準確性的提升、大型科技公司的營運槓桿效應是否超出預期,以及非科技公司應用AI的實際案例。這些將是判斷AI投資是否能夠產生實際回報的重要指標。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 AI 輔助整理與摘要,僅供參考,請查閱原始來源獲取完整資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美國與英國達成協議,標誌10%關稅成為全球新基準 / With U.K. Deal, U.S. Signals That 10% Tariff on World Is New Baseline (華爾街日報)

2025年4月美國對華關稅行動分析:對等關稅、豁免與科技產品影響評估

AI正在推動全天候經濟發展,企業需要加快步伐 / AI Is Enabling an Always-On Economy. Companies Need to Pick Up the Pace. (華爾街日報)